目前分類:電影櫃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如果希特勒在2014年的德國復活,還會有搞頭嗎?本片的答案是:是的。他會再次征服全世界,因為人們需要他!失業的約聘記者需要他,電視台高層需要他,觀眾需要他。這一次沒有政黨作為後盾,重生後的希特勒在媒體圈找到自己的位置。  

undefined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揣著不少仰慕帶來的失望,以及無知拋出的驚喜,我漸漸得出一條藝文人的通則:有感的作品,不要見作者;無感的成像,去會始作俑者。最初來看《席勒:死神與少女》就是抱著相親的心情,會會「無感」的畫家,只期待主菜(電影),不期望再連絡(理解Egon Schiele)的草率態度來的。

Egon.jpg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動物、新娘、井、飄浮、戶外宴會,身為導演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的粉絲對這些元素一定都不陌生。《牛奶配送員的魔幻人生》集結了過去作品出現的多種元素,某些橋段不知導演有意還是無意,像是延續過去故事的缺憾似的,有了新的轉向。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追著愛麗絲,頻頻詢問該搭上的究竟是哪班車,我的心情追隨著花,同情她遭到愛麗絲不自覺的任性捉弄。然後,愛麗絲扯住我,使我偏離主線,最後偏頗地為她的失落神傷。

undefined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六從師大分部步行到興隆市場的狠劇場,看了這兩部紀錄片,也見到了董振良導演和盧彥中導演。可惜我思考速度太慢了,沒能在當下整理出想法和疑問。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看《刺客聶隱娘》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水墨畫般的攝影和過招三兩下即分出結果的明快打鬥節奏。整體節奏的緩慢襯托出打鬥來得急,又結束得快;畫面景物的靜對比出人物的動。《悲情城市》中出現過的「長鏡頭拍攝人在山景中走位」在《刺客聶隱娘》裡再度出現,由於後者密度更高的關係,畫面尤其像連環的動態水墨畫。背景變得夢幻的同時,人物互動卻變得寫實,刺客應有的「靜」被大大地突顯出來。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國電影The Beauty Inside(台灣翻做「愛上變身情人」),講述每天睡醒都會變張臉的傢俱設計師金禹鎮與傢俱行員怡秀的愛情故事。The Beauty Inside的故事源自IntelToshiba2012年時推出的同名微電影,韓國改編電影的畫面色調、多處分鏡剪接,甚至前半部劇情全依循原作的拍法走。原作共四十分鐘,佔韓國版電影長度的三分之一。綜合以上兩點,電影版可說是忠於原作的延伸。

 undefined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托捷克朋友的福,能看到這些台灣沒有引進的捷克電影,這次選的兩部都和「魔法」有關,分別是S čerty nejsou žerty Dívka na koštěti,直翻的意思也就是「別跟魔鬼開玩笑」和「掃帚上的女孩」。前者是古裝,後者則是現代魔女。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妓的題材廣泛地出現在許多作品中,例如日本電影《祇園戀曲》、《惡女花魁》,甚至少年漫畫《銀魂》當中,也有她們的蹤跡。對於日本文化來說,女人之於藝妓,似乎就像男人之於浪人;兩者存在於紙本、膠捲間共同透著一抹命定的哀愁,以及在現實中跌跌撞撞並再度爬起的不懈。另一方面,西方國家也出現了不少描繪藝妓的作品,如改編自美國作家小說的電影《藝妓回憶錄》及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劇《蝴蝶夫人》。後者雖著眼於悲劇的愛情故事,但兩者的共通點是,我們可以從選用藝妓作為女主角的身分,看出西方人對日本藝妓的高度興趣,及賦予藝妓這項職業「具有魅力的」、「神秘的」等形容詞作為代表。尤其,二戰後,藝妓又成為了美國大兵看待日本的一大焦點:「對美國大兵以及他們在美國的親友來說,現在的情形與幾個月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雪中撐著陽傘的優雅藝妓,替代了藏在熱帶叢林中的猿人。」(p.142擁抱戰敗。約翰道爾。三聯書店。)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法預料何時會出現,就算出現後,第一時間也動機不明。恐怖份子,是人們用以辨認引發事件的異己,以及掃蕩難以理解的行動發起者的標籤。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愚人節當天我問同事為何人上了大學後便很少慶祝愚人節,同事回答我:「因為每天都是愚人節。」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便被暴力對待,即便陷入經濟困境,是什麼條件驅使我們繼續愛這個人?丈夫過世後獨自撫養兒子的Die正面臨這樣的問題。Die曾對兒子Steve說過:「媽媽不會一覺醒來就不喜歡你。」或許這句話可用來傳達父母對子女之愛的恆常及無條件性,亦可作為親情愛的簡短注解。然而,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卻有可能使人們忽略即便在看似理所當然的親情中,有可能也不是那麼理所當然;以及愛一個人的過程中,哪些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自私行為,而哪些又是傳達給對方,讓對方感受到「被愛著」的舉止。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聲明這部片的中文標題是我自己翻的,台灣並沒有引進,有興趣瞭解更多資訊的朋友請直接以原文Vrchní, prchni搜尋即可。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柏格曼(Ingmar Bergman)的《野草莓》(Smultronstället)讓我想到W.S. Mervin筆下The River of Bees中的詩句─We are the echo of the future。當未來打了一個噴嚏,我們就是聚積環境間、髮叢中的回聲,一有動靜,便要飛奔入夢裡、耳裡。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家人的規矩,是老爺想在哪房姨太的院落過夜,便在哪處點燈。點滿屋外的燈,為了昭告全家是誰得寵;點滿屋裡的燈,為了觀賞姨太的容姿。對府上四位太太來說,點燈是榮耀,也是獲取利益與權勢的絕對手段。老爺在家的每夜,所有太太都必須到連接各院的共同通道「聽召」,等候差役捎來一大紅燈籠及木架,在被選中的姨太面前安上。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區公所課長渡邊每天做著無聊的工作,一個人辛苦養大兒子,得知自己得胃癌後,發現兒子和媳婦只關心自己的退休金和現金,這才開始尋找「活著」的真諦。第一次用自己的錢買酒,渡邊沒有狂喜,而是哭喪著臉,乞求剛認識的小說家教他如何去活。

 

文章標籤

言畢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